Q1中國基金 為何不敵陸股
|
2009/04/13 |
【聯合報╱記者許韶芹∕台北報導】
「什麼!上證指數今年漲了3成,為什麼我手上的中國基金只漲1成?」 最近台灣基金市場吹起中國風,王老爹也湊熱鬧買了1檔中國基金,看著基金淨值天天漲,王老爹起初還喜孜孜,但有一天,他看到陸股的漲幅,才驚覺自己的基金表現比大盤差! 不只是王老爹,今年國內5檔中國基金,還有12檔大中華基金漲幅,都跟不上中國上證指數。根據統計,中國上證指數今年以來漲了32%,但中國基金漲幅都在7-15%間,至於大中華基金也差不多,漲幅也在6-16%間,看到這種績效表現,王老爹很想問:「是不是經理人選股有問題?」
關鍵1》投資陸股 最高限10% 基金業者分析,很多投資人以為自己手中的中國基金、大中華基金是跟著陸股走,但其實不然。去年規定鬆綁,台灣政府對於國內境、內外基金投資香港國企股(H股)與紅籌股的比重不設限,但投資中國股市的比率最高只能到10%。也就是說,你手中的中國基金,其實「純」陸股的部分並不高,也就是與陸股漲跌關連度不高,反而基金績效跟香港的H股、紅籌股比較有關係啦!
關鍵2》MOU未簽 不能直接買 此外,雖然「美其名」投資陸股的比重可以有10%,但你可知道這些在台灣販賣的中國基金操盤手,不能直接投資中國股市的哦! 因為兩岸金融監理合作備忘錄(MOU)還沒簽訂,經理人不能直接進場,只能透過在中國證券市場掛牌的A50指數股票型基金,也就是追蹤中國A股前50大類股的ETF,參與陸股飆漲行情,由於中國基金有各種緊箍咒加在身上,操盤手難免綁手綁腳,績效當然跟不上陸股大盤漲幅。
關鍵3》大中華基金 純度更低 至於大中華基金則因為投資範圍較廣,有的還包含台灣、新加坡、香港等地,因此和大陸上證指數表現差更多。 群益證券研究部經理黃薰輝就觀察,台灣販賣的中國基金在陸股部分有1成限制,因此經理人為了硬跟「中國」扯上關係,會把主力放在香港紅籌、H股上,但別忘了香港是資金極度開放的市場,港股與美股的關係,甚至比跟大陸股市還要親密,只能說這些「中國基金」是「摻了中國顏色,卻還要看美股臉色。」
關鍵4》A股H股 價差難拉近 另外,黃薰輝也提醒投資人,中國A股和香港H股一直有價差,很多基金業者推銷中國基金時都會說,長期而言A、H股表現將一致,但他覺得不太可能。他分析,A股會有較高預估本益比、股價淨值比的原因,就在於中國市場太封閉了,因此市場估值都會比國際盤來的高,相形之下,港股因為較為開放,股價較能反應企業實際營運和國際現況。 |
這是今天去一個朋友那邊討論到的消息,今天新聞就提到說,為什麼投資中國基金,可是漲幅卻沒有比中國股市來的好?究其原因,就是那四個關鍵。
我一個好朋友也在銀行賣基金,最近他們理專全部狂推中國基金,可以為短時間內的解藥,不然最近理專可慘了,很多基金都賣不出去,難得有機會可以賣到火熱的基金,當然要狂賣囉。可是我跟他們說到台灣的基金市場裡面,對大陸的投資仍然設有上限,投資一點都不純的"中國基金"我一點興趣也沒有。但是對他們理專來說,能賣就盡量賣,不然業績一點都達不到,就等著被老板炒魷魚!
其實這段時間,要是有心投資於台灣股市的話,漲幅也不輸給中國基金。只是現在再進場的獲利空間有限,不像敢於逢低加碼的客戶,可以獲得比較高的利潤空間。所以,基金投資本來就是一場長期抗戰,沒有透過時間的攤平,沒有透過時間上的焠鍊,要有好的獲利實在很難!看清楚投資目標跟方法,其實獲利也可以很簡單。